华夏品牌网订阅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2020-08-05 13:31:58来源:阅读:-

由于女性意识的崛起,女性题材剧不断增多,其中的男性角色也逐渐呈现出功能化趋势——为衬托或是引出女性角色事业而存在。出演“渣男”后的男性艺人们不免陷入了尴尬的境地,而在缝隙中,男星们也摸索出了一份自保指南。

编辑| 俞佳颖

来源| 骨朵星番

正文共计4307字 |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作为一部女性题材剧,《三十而已》后半程的话题主要是男性演员扛起来的。

与前期三位女性引发的“沪漂生活”“当妈的修行”“职场良性竞争”等正向讨论不同,陈屿(杨玏饰)、许幻山(李泽锋饰)、梁正贤(马正威饰)三名男性角色分别贡献了合租式婚姻、婚内出轨、“海王”等热门话题,被批“全员渣男”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战火由角色燃至演员身上。近日,演员李泽锋在机场收到粉丝的绿色烟花应援,随后又晒出观众寄送的“礼物”——几大箱绿茶,杨玏则收到粉丝送来的大锦鲤和小黄鱼。虽然目前观众的反馈主要以调侃为主,但几位男演员还是极具求生欲地主动在微博上对角色进行调侃,以期实现个人形象与角色的切割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《三十而已》打造男性角色的思路并非首例。近年来,随着女性题材的走俏,男性角色设定发生明显变化,他们不再是传递正向价值或是满足少女情怀的戏眼,逐渐呈现出功能化趋势,用来衬托、引出女性的事业线。但与冯远征、凌潇肃等塑造“初代渣男”的演员的命运不同,在剧本编排以及全民娱乐化的消解下,包括郭京飞、雷佳音在内的艺人反而通过挑战此类角色,极大反哺了个人演艺之路,成为“叔圈”新贵。

在女性意识觉醒、影视剧男性角色负面化以及观众话语权提升的缝隙中,为避免被角色“拖累”,不少男艺人也摸索出了一份自保指南。

“渣男”反成“带货”神器?

热播剧《三十而已》中,三位男性角色各有各的“渣”法。

陈屿是最贴近现实男性形象的直男癌代表、冷暴力专家,受原生家庭的影响,他结婚就是为了“轻松省事”,婚后生活如同与室友同居,衣服只洗自己的,微信已读不回。在他的世界里,妻子远排在事业和鱼之后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许幻山则犯下了婚姻中的原则性问题——出轨,同时,他表面风光无限,实则性格懦弱的妻宝男形象也戳中观众的雷区。梁正贤戏份不多,但戳破了很多年轻女孩的美梦,独身主义、多金、有情调的另一面,往往是对女性感情的俯视和玩弄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近几年来,影视剧中出圈的“渣男”不少,《都挺好》中的苏明成(郭京飞饰),《我的前半生》中的陈俊生(雷佳音)都曾引发热议,再往前梳理,还有《回家的诱惑》中的洪世贤(凌潇肃饰),《情深深雨濛濛》中的何书桓(古巨基饰)以及一代人童年阴影,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》中的安嘉和(冯远征饰)。

综合来看,观众对于“渣男”的评定标准主要集中在情感关系复杂的层面上,对爱的背叛和游移是引发众怒的关键。除此之外,家暴、妈宝男、直男癌、爹味等角色特质,也逐渐被划分到“渣”的范畴内,成为女性意识觉醒下的典型案例。

但对于艺人来说,饰演“渣男”虽会有影响个人形象的风险,但也不失为是题材、角色高度雷同背景下的一条突围之路。根据骨朵数据,《三十而已》开播以来,杨玏在霸屏榜领衔总榜中排名大幅上升,从五十名之外到稳居十五名左右,李泽锋排名也进入前五十,在朱一龙、鹿晗携新剧实现顶流回春,关晓彤、金世佳等演员凭多剧霸榜的暑期档,表现不俗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百度指数显示,该剧开播以来,杨玏与李泽锋的搜索指数和资讯指数都达到个人历史最高,从以往的“剧抛脸”跃升为“剧红人也红”的新晋热门选手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与角色遭受的“恶评”不同,从口碑来看,男性演员普遍收获了观众好评,其中,李泽锋的整体好评度高达53.7%,甚至远高于同剧的三位女性演员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热度与口碑之后,随即而来的是丰厚的商务资源。以前国民“渣男”扮演者雷佳音为例,《我的前半生》播出后一年间,他先后拿下碧欧泉、杰尼亚的商业合作以及茉莉蔻的品牌代言,登上包括《时尚先生》在内的五本杂志,在福布斯中国2019名人榜中,位列第62位。

看似不讨喜的渣男,却有望在剧集混战的影视市场,带领演员冲出一条血路,成为“带货”神器。

“不完美”释放表演空间

当然,并不是所有“渣男”都能为演员带来提升。横向对比《三十而已》《都挺好》《我的前半生》不难发现,剧集热播期间,观众的情绪并非单一化,他们往往一面在吐槽“渣男”,一面又乐在其中,对剧情欲罢不能。

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角色的丰富程度。在市面上清一色的霸总、深情男二、小奶狗、小狼狗的围攻下,“渣男”的设定更加切中时代情绪,也缓解了观众对于常见男性角色的审美疲劳。

而在众多“渣男”设定中,“浪子回头金不换”永远是戏剧中的高光桥段,同时也消解了角色给演员带来的负面影响,或可成为艺人挑选角色时的重要考量标准。

比如在《我的前半生》中,陈俊生口碑反转的关键就在于,他并非是单纯背叛家庭的“出轨男”,情感关系上,他始终是合格的儿子与父亲,即使在起诉离婚过程中,也不愿意诽谤前妻赢得更多利益。在职场上,他诚恳努力,被上司赏识,为同事尊重。

同样,《都挺好》中,苏明成也有明显的成长线,从前期打妹妹、花光母亲积蓄的妈宝男,到后期离婚时选择净身出户,开始脚踏实地地开网约车赚钱,实现了口碑逆转,在妹妹被诋毁时挺身而出的桥段,赚了观众不少眼泪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《三十而已》中陈屿的角色设定与前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。离婚后,原生家庭对于他性格的影响逐渐铺陈开来,在追妻路上,他的吃醋和纠结,敏于行而讷于言的性格以及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形象,使其摆脱了单纯的“坏”和“渣”,为角色和演员都挽回了不少口碑。

虽然“浪子回头金不换”的设定面临着“人设大反转”“洗白”的质疑,但不得不承认,相比《回家的诱惑》中“渣”得彻头彻尾的洪世贤,他们更符合理想的人物设定——不会引发单纯的赞美或者抨击,人性的复杂由此被描摹出来。

与此同时,前后存在反转的“渣男”在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的同时,也为演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表演空间,成为圈粉的契机。

今年年初播出的《清平乐》中,杨玏饰演刚正不阿的北宋名臣韩琦,角色形象绝对正面,他的诠释也并无漏洞,但由于人物弧光主要由年龄变化勾勒,所以美则美矣,人物形象还是略显单薄。而此前饰演的《匆匆那年》中的陈寻和《致青春》中的陈孝正,虽然都被归为“渣男”序列,但角色更多是浮于表面,缺乏真实性和烟火气,难以引发观众共鸣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相对而言,此次《三十而已》中的陈屿虽然面临争议,但却拿捏住了最能打动观众的温度感与烟火气。

在采访中杨玏曾提到,他希望让这个角色灰暗下去,越没有颜色、越不起眼越好。在具体表演上,他通过佩戴黑框眼镜、眼睑低垂、视线不聚焦等方式,让观众看不到角色眼里的光彩,奠定了人物基调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妻子意外怀孕后,他先是无措,理性谨慎的习惯让他在突如其来的变动面前无所适从;在与妻子短暂的交谈过程中,他甚至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,原生家庭的影响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。但在第一次看到孩子的B超照片时,坚持不要孩子的他嘴边转瞬即逝的笑容,与前面的一系列表现完成呼应,一个木讷、内敛、对于亲密关系又爱又怕的男性形象,在他的表演中徐徐呈现出来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从这个角度来看,一个好的“渣男”角色可以与演员达到互相成就。演员扎实的表演能极大丰富角色层次,降低因角色的“不可救药”导致的潜在风险。演员也在无形中展现着自己的可塑性以及对于艺术、人性的揣摩。

“求生欲”成就新人设

在观众话语权不断崛起的时代,以“渣男”为代表的负面角色轮番登上热搜榜单,接受各方“鞭挞”。在这个过程中,演员要切忌玻璃心,学会拥抱娱乐化浪潮,调侃和自嘲往往才是与角色切割的法宝,甚至可以帮助自己打造起耿直、搞笑的新人设。

饰演“渣男”的演员中,冯远征与凌潇肃是受角色波及最严重的艺人。

冯远征在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》中饰演的安嘉和成为一代人的“童年阴影”,以至于在此之后很长时间内,接到的角色都是娘娘腔、人格分裂等边缘人物,很少有机会再出演正面角色。在该剧播出十八年后,还有网友在他的微博留言,“今天是您的生日,我祝你生日快乐,但是我还是害怕你”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而凌潇肃因为《回家的诱惑》中的“渣男”形象,在现实婚姻纠葛中始终处于舆论弱势,剧里剧外形象无法切割,导致个人演艺之路一度中断,直到在《我就是演员》中与蓝盈盈搭档表演电影《最爱》,饰演一个朴实深情的陕北汉子,才重新被观众以及业内看到其作为演员的实力。

相比“初代渣男”扮演者的无奈和被动,不少艺人逐渐摸索出了转化负面声量的方法。

与观众站在统一战线,是自保的关键。《三十而已》播出期间,演员李泽锋始终保持一种“躺平任嘲”的姿态。在微博上主动与网友玩起了“绿茶”梗和“山楂”梗,调侃自己是“三十而已糟心男团C位”,深度融入社交媒体语境,在玩笑中表达自己对于出轨等“渣男”行径的反对,树立起“三观正”的个人形象,与角色完成完美切割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另一位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的艺人是郭京飞。

在《都挺好》播出期间,他在微博上开启了实时吐槽的沙雕画风,表明立场、冲在声讨角色的第一线、卖萌求和,在他毫无艺人包袱的引导下,吃瓜群众也变得更加理性,把角色和演员分得很清楚——苏明成是讨厌的妈宝男,作恶多端,而演员郭京飞是正义的友军。与此同时,他嘴贫、搞笑的形象也为大众所熟知,一度成为综艺节目的常客,为自己的演艺之路开辟了新路径。

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我演过“渣男”,但我真的是好人

作家金宇澄曾在《十三邀》里对“渣男”一词有过这样的评论——“按现在的说法,我不应该写《繁花》,里边有很多婚外恋之类的,现在已经培养成大家对“三观不正”特别敏感。还有一个最不好的词,叫“渣男”。(人)本来是非常复杂性的东西……这个也渣男,那个也渣男,你把这么复杂的人性变化,用这么低能的一句话就去涵盖它。这种新一轮的单调真的好可怕,而且深入这个年青一代的骨髓了。”

人性之复杂的确无法用一个标签来概括。未来几年,女性题材的走俏还将继续,但相关从业人员也需警惕对于男性角色的功能化、单薄化的呈现,为了坏而坏,为了渣而渣,反而削弱了题材的立意与力度。与此同时,观众还需进一步提升对于人性复杂与游移的认知,允许软弱的、卑微的或者是猥琐的、虚伪的角色存在。正确看待角色与演员之间的关系,才能成全更为丰富的影视艺术。

在这个过程中,更多时候考验的是演员对于剧本的理解、对于表演的把控以及与观众对话时的分寸与情商,只有具备了这些,才能更好地完成演员的使命,带领观众理解生存与爱的母题,也为自身的演艺之路不断蓄能。


猜你喜欢